首页 平安传 下章
第230章 本属北镇抚司
  冯友贤这么说,恐怕只是不想得罪人而已。张宁也不点破,只是语重心长地说道:“前路仍旧艰险,望诸位勿忘大局,凡事以公正,不能让有能力有功劳的人寒心。”

 这句话明面上是对冯友贤说的,实则是说给在场的文官武将听。终于有个将领开口道:“冯指挥领首功,兄弟服气。”

 众人纷纷附和。韦斌最后才开口道:“说起石场湾之战,某人也认冯指挥的能耐,改稍闲了,营中的兄弟设酒给你庆庆功。”冯友贤忙拜道:“下官恭敬不如从命。”

 张宁笑道:“喝高兴便好,烂醉伤身。”朱雀军开拔进常德城,控制了所有的交通要道,官军武装全部缴械投降。

 第二天,连同南部断后阻击朱雀军的几支小股兵马也投降了。对于俘虏,一些武将嚷嚷着砍了祭澧州死难的兄弟,因为这批官军战俘中就有人是参与澧州之战的覃有胜的部下。

 但张宁想都不用想就马上拒绝了那些武将的要求。参议部很快就下令,首先清点俘虏身份名册,总旗官以下的官兵全部释放,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

 军官则要受到审判,一些参与过屠杀的武将被处死,参议部首次使用了一个新的罪名“战犯”张宁要释放俘虏的士卒理由很简单,人们被释放后不太可能对朱雀军造成什么威胁,这只是一场内战。

 同时通过杀戮削弱朝廷战争潜力的想法也毫无意义,大明各省单是军户籍贯的人都数以百万计,你能杀多少?

 紧接着一些常规的法令也陆续颁布,除了对朱雀军内部重申军纪不得扰民犯罪等,安民榜文也张贴出来,新的统治者对当地官军郑重其事地做了许多承诺,以安人心,让百姓各安其事。

 这些事张宁都没有过问,全是参议部日常做出了安排。张宁再次感觉到自己组建这个衙门的重要作用,着实为他减轻了许多负担,很多他一个人想不到的事,官员们自己就能按照规矩办了。或许张宁觉得自己需要“创造”的做法,到常德后又颁布了一道不同寻常的法令,名曰“军民同等”

 下令治下各府县,取消军户籍贯,军户一律改为民籍,今后可以科举、经商等不受限制。这道法令在此时实际上非同一般,以往的军户实质上就是二等民,可能比籍好也不会太多,不仅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也受很多限制,不能科举不能经商,而且世袭,和半奴隶差不多。

 明证就是军户的子女婚嫁一般也是同样籍贯的人,出身民籍的人不太愿意和他们联姻,人们不想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无出头之。太祖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梦想是好的,现实却事与愿违,大明立国才不到六十年,军队战斗力已每况下,同时很快就衍伸出无数的问题。

 张宁与诸文官议事时,在一篇文章里论述,认为军籍就是一个弊政。他认为国家武备是自上而下每个人的责任,没有理由只让一部分人既负担兵役又出军粮,这种说法是不公正的。

 公正的做法是上到宗室贵族,文官士大夫,下到黎民百姓,都应该为武备出力。政令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和辰州一样,常德在城破的那起就处于朱雀军的统治下,以前的官吏没有任何话语权只能屈服于铁蹄下仰仗鼻息生存。而朱雀军内部无论文官武将,日常理政军务为要,这种政策和他们利益没有什么冲突。

 只不过有几个有点见识的文官知道军制实际是出自太祖之手,算是一个“祖制”不过既然张宁身为太祖的子孙都违背祖制,下面的人并非大儒、谁也懒得管了。

 其实在张宁看来一种过于不公平的政策,就算宪章祖制也无法长久。明中期以后就出现了严重问题,因为以前是通过榨军户来维持国防,很快府兵败坏军费难以维持,转而无奈由国库负担,结果就拖累了整个财政,军费成了国库开销最大的一项。

 大明朝的财政问题,张宁认为军制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废除了朝廷既定的国策,他又没能设计出一种新的制度来代替。

 不过眼前这个问题还不是问题,他面对的是如何打败强敌,而不是怎么治理国家。张宁站在常德府的城头上,久久眺望着视线中的河、原野、山脉,若有所悟地想一个人的眼睛确实也是身处的位置决定的。

 仅仅几年以前,他从来不真正关心这些事,看到的只是自家如何过日子而已。***常德之战后,那些与此有关的人都需要向皇帝上奏解释,而现在朱瞻基仍在扬州。从扬州发出的各部公文都批注了“行在”二字,也造成了朝政日常的一些不便。

 不过陪在宣德身边的孙贵妃好像喜欢这里的,不仅山水园林风景秀丽,气候也比京师更润,孙贵妃觉得对自己皮肤好。

 也许最让她满意的还是在扬州,离开了三宫六院无数的女人,心里踏实一点,虽然在京师皇上也最宠她,但毕竟那些竞争者着实就在眼皮底下。朱瞻基日常处理事务的地方有两个,都在北城河边一个叫“徐林小筑”的园子里面。

 这处园林是江浙一个姓徐的盐商在洪熙年间建造,当他得知皇帝御驾亲征到扬州时,主动上书贡献出自己的园林作为朱瞻基的行宫。

 朱瞻基接受了他的好意,并因此省去了一笔开支。明朝皇帝到江浙来主要花费还是军费,和后来清皇帝南巡动辄以千万两的耗费没法相提并论…

 这种事在大明朝廷是难以想象的。一座较大的楼阁里是朱瞻基与大臣商议军务政务的地方,内有许多六部官吏当值。

 后面的几处湖边水榭则只有内侍宦官走动,朱瞻基在这里私下接见一些人。比如锦衣卫的人、东厂的人,他处理的事不是所有都可以在朝廷里公开。

 现在朱瞻基在水榭里见的人就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陆佥事,陆佥事刚刚从湖广过来,身上的风尘仆仆也未去尽,就赶着来面圣了。锦衣卫的人不是时时都说文官的坏话,很多时候他们还是比较务实的。

 陆佥事这回的言论就支持于谦,他表示不知撤军是否做得对,但当时在战阵上确实难以取胜,并提供了一些证据…

 这些真凭实据也是陆佥事在这次差事中主要的作为。不管怎样,锦衣卫的人在士林名声很臭,他们不会故意帮着文官说话,所以陆佥事的说辞应该还是可信的。

 这时内侍把一副长长的木匣子抬进了水榭,司礼监掌印王公公亲自下令宦官们把匣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两枝崭新的火

 陆佥事躬身道:“微臣到湖广后,一面联络北司给的名单,一面重新安排人手,劝降了张宁叛贼中负责为他打造兵器的伪官和工匠数人。之后召集了一些人手,下令降官仿制出叛贼使用的火器。这种火器称为火绳,便是叛贼主要的兵器。

 整体不难制造,只有管较费时,要先用铁不断锻打成铁皮,锻裹成管之后还需用钢钻钻进打磨,钻成一枝管需要一月时间,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炸膛等差池,报废无法使用。”

 陆佥事见皇帝在听,便又继续说道:“这种大火绳程可达一百多步,有效程约百步可穿铁甲。所谓百步穿杨的神兵恐有不实,但贼军以三段击战术,整列步军齐放,对我步军威胁极大。

 战阵之上,铅弹无迹可寻,铁甲不能阻挡,被击中者惨不忍睹,又声大如雷、徒增声势,故几次步军战官军几乎都是一触而溃。”

 “还有这种火药请皇爷过目,是以各料加水用木舂,晾干打碎以竹筛,可得米粒状之物。以微臣察之,米粒药搅拌均匀不会因颠簸分层,也能防风吹散,防也有效用。”

 陆佥事一并呈上了自己的战果“贼军还曾使用过图上的炮,或称之为子母炮,不过微臣记得几年前郑公公提到过的弗朗机人船上的炮,与之仿佛相似…

 臣以此斗胆猜测,建文余孽是否在海上有所活动,并和弗朗机人有所勾结,从夷人手中学到的这些火器?”朱瞻基当即下令道:“把人和东西就送南镇抚司,让他们试造,若是可用,则兵部议决成批制造。”

 陆佥事又道:“据降人代,贼军用炮时另有‘铳规’,只可惜他们都不懂,微臣尽力把其它的东西也打探清楚。”

 叫皇上点头,并有赞许之意。陆佥事心下高兴,知趣地跪拜告退。王狗儿忙吩咐道:“来人,把东西都抬下去放着罢。”朱瞻基不动声地坐着,手指轻轻放在于谦的奏章上。

 陆佥事的论述让他心里多少体谅于谦,但并没有因此对湖广的人满意:虽有诸多理由,但不战而逃放弃府县,实在考虑欠妥。另外在战事的描述中,常德骑兵一部于城外被劣势贼军突袭击败,又和火器有什么关系?

 恐怕武侯薛禄本身作战也有问题。朱瞻基不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哪怕是看起来很复杂的事,他也能三下五去二处理。这时他从诸多考虑中很快清理出几个关键点:临阵换人反而不利。派到湖广的各派人士也并非无能。

 放弃常德是没法拿出来说通的。所以朱瞻基很快就作出了决策,很简单:不问不理。既不问罪,也不催促。常德府之战对于整个湖广局势不过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应该给于谦和薛禄一些时机。

 而朱瞻基最急的,是希望张辅尽快渡江攻占南京,解决祸之源。但他仍然没有过分催促张辅。***陆佥事不是时时都趁手,他回扬州后不久,有个人在辰州被抓住了。

 这个人的真实身份是锦衣卫总旗官,名叫王忠,本属北镇抚司,不过陆佥事到武昌后便暂时受命于他。逮住他的人不是张宁新组建的“近卫局”反而是姚姬的一个护教。 lUhaNxS.COm
上章 平安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