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要做皇帝 下章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婴儿潮
  手里拿着天子给的白纸,直到走出未央宫的北阙,张汤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主公…”张汤的家奴兼管家田远微微恭身,掀开马车的车帘,将他扶上去:“陛下可是吩咐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张汤低头看了一眼这个管家。

 他是田氏陪嫁来的下人和家臣,过去四年,一直将他家里内宅打点的井井有条,让他从来不必为家里的事情而分心。

 算是张汤这些年来,能够在南政绩斐然的原因之一。

 不过…

 张汤心里面心知肚明,此人虽然对自己绝对忠诚,但,在同时,还是田氏的一个耳目。

 这些年来,从他嘴里悄悄的跑进田氏耳中的南政策不知道有多少。

 而借着这个便利,田家也赚的盘

 所以,张汤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扬了扬手里的那张纸,说道:“从此南要变天啦!”

 对方闻言,一愣,随即笑道:“有主公在,南的天,翻不了!”

 张汤微微笑着点点头,这个倒是实话。

 无论天子怎么调整,他依然是那个掌握全局的最高官员。

 而且马上就要更进一步了!

 在今年冬天,他就会成为南郡郡守兼领荆州刺史,总领南、江夏、武陵、长沙等六郡,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说一不二的大人物。

 但担子也更重了。

 捏着手里的那张白纸,张汤深深的了口气。

 他的手甚至都在颤抖。

 自古以来,最有政治前途和最有政治风险的事情,都是政治改革。

 商君变法,对秦国动了一次彻底的手术,改写了秦国的一切规章制度,结果是车裂而死。

 吴起变法于楚,同样对楚国的顽疾和制度动刀,结果依然是身死族灭。

 历代变法,唯有申不害和李悝等聊聊数人得以善终。

 而他将要承担的责任,虽然还不及商君与吴起变法的程度,但也相去不远了。

 因为他将受命在南,从零开始,推行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

 坐在马车里,拿着手里的那张白纸,张汤再次仔细的逐字逐句的看了起来。

 此刻,在他的眼里,这些文字,每一个字,都在闪烁着莫名的光辉,让他着,也让他颤抖,更让他心神沉醉和心惊跳。

 阳光从马车的车窗外斜照进来,落在他手上的白纸,让那些文字一下子烨烨闪耀,恍如星辰。

 沉沉的叹了口气,张汤将这张白纸,郑重的贴身收到自己的怀里,他知道,无论自己将来会不会成功,这些内容,都将载入史册,甚至成为一座被后人视为成功或者失败教训的丰碑。

 ……

 未央宫宫墙之上,刘彻此刻也站在城楼上,远望着繁华的长安城。

 “这一步棋,朕也不知道是走错了,还是走对了…”刘彻微微感叹着,此刻刘彻有些担忧自己的这个举措可能会成为类似王莽改革的笑话。

 但有些事情不做是不行的。

 好在,只是在南郡实验,正如他对张汤所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好是坏,留待实际检验。

 即使失败,也只会影响南一郡,而且可以及时调整,倘若成功,那么就可以一步步的推行到天下,正如现在,已经开始在三河地区执行的粮食保护价政策和马上就要进入代北、燕赵的假农具、假畜政策。

 这些政策过去都是先在关中执行,累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了基本制度,然后一步步开始走向天下。

 未来十年,汉家内政的焦点,就是将这些政策普及开来。

 并形成制度和法律。

 不过,刘彻很明白,之所以现在能有这个条件,将这些政策推向三河以及代北燕赵。

 最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对外战争胜利,汉室获得了足够多的牲畜来源之外。

 就是考举士子的井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

 尤其是后两者,几乎成为了决定的力量。

 没有每年考举选拔出来的多达数千的基层官员,现在,汉室就不可能有这个能耐和力量,将这些政策推广开来。

 毕竟,没有一个执行能力比较强的基层组织力量,一切政策的推广都将是一个笑话!

 商君变法能够成功,依靠的就是强大的秦国官僚系统。

 正是那个强大的官僚系统,使得,哪怕商君被车裂,秦国的大政和国策,也不会发生变化。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人亡政息,终究付之一炬。

 而技术的进步,则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七年前,刘彻刚刚开始搞粮食保护价政策时,几乎是用了大半个国家的力量和少府的庞大的财力在搞。

 在最初的两年,遇到的阻力,大的超出刘彻自己的想象。

 他杀了上百个商,用数十个官僚甚至贵族的脑袋来祭旗,并且在登基后,亲自下场,用天子的威权来保驾护航,付出了如此多,才有了今关中百姓和士大夫贵族地主豪强都习以为常,视为本该如此的粮食保护价政策。

 而在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刘彻再在三河地区推行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成本,已经降到了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地步了。

 基本上,不需要国家拨款,三河地区自己就可以将这个政策执行下去。

 因为,耕作技术与农具的进步,让三河的粮食产量,在过去四年,增加了几乎一倍!

 这种增幅,使得三河地区的粮食结余和财富数量大大增加。

 要不是担忧贸然间改变过快,刘彻现在甚至可以将这个政策推行整个天下!

 毕竟,如今,繁荣的海上航路,完全可以将南方的粮食产区的粮食,快速便捷的送到北方郡国。

 而安东的屯垦团,从今年开始,也将进入收获期。

 大汉帝国已经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空前活跃,小民生活状况空前宽松,技术发明空前发。

 而四年前,刘彻鼓励生育的诏书颁布,到今天,也开始显现威力了。

 第一波婴儿,即将来临!

 按照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以及少府的联合统计和对全国郡国上计薄的样调查显示。

 在明年冬天,汉室天下郡国,四岁及四岁以上的婴儿的数量,恐怕会超出历年的所有记录,而在后年,更将来一个井式的增长。

 不用去看别人,就看这长安城,刘彻就能估摸到目前天下的婴儿数量。

 根据绣衣卫的调查,在长安城里,从去年到今年,新出生的婴儿数量,多的吓死人!

 几乎家家户户,现在都有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而长安现在的常住居民户数在册的是十五万户。

 这就意味着至少十五万的新生儿!

 而元德二年出生的小孩子,现在已经能够打酱油了,而这些孩子的数量,也多达数万人。

 现在的长安,卖的最好的商品,就是小孩子的用品。

 无论是中产阶级的孩子所需要的笔墨纸砚还是平民庶民阶级的孩子的肚兜与总角辫的绳子,都卖的非常好。

 而男孩子们所用的小弓和小蹴鞠等日常用品,更是常常卖到断货。

 而且,不独一个长安如此。

 在雒、在睢、在临淄、在彭城、甚至在平壤和新化城。

 到处爬和跑的孩子,蔚然成群,家家户户,都是咿咿呀呀与哦哦哇哇。

 主妇们常常手里牵两个,怀里再抱一个。

 保守估计,过去四年,汉室至少增加了一千万人口。

 占到了目前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多。

 这是奇迹,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未来二十年,国家都要为这些新出生的人口头疼不已。

 怎么安置他们,让他们生活过的比自己的父祖好,这是刘彻和汉室政权的使命,也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所以,刘彻已经准备开始,再次向安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

 同时,在河套地区,大规模的移民。

 这一次的移民数量,很可能超过两百万!

 但移民屯垦,终究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大多数人,故土难离。

 有史以来的所有迁徙,都是因为战争或者是国家主导的强制迁徙。

 所以,刘彻知道,坚定不移的发展工业,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毕竟,农业国家能养活的人口,远远比不上工业国家。

 哪怕是工业革命时期,最浅薄的工业化,也可以支撑起一个一亿甚至数亿的国家。

 而农业国家,再怎么样,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

 想到这里,刘彻就已经知道了。

 “五年之内,必定要打通河西走廊,控制西域!”刘彻的眼睛里,冒出了坚定的神色。

 五年后,也就是元德十一年,那个时候,第一批婴儿的孩子,将进入一个恐怖的时期。

 半大孩子,吃垮大人,可不是什么笑话。

 这些孩子的胃口和嘴巴,会迫刘彻和他的国家,必须将粮食产量再增加,农业技术再变革。

 保守估计,假如汉室维持目前的田亩数量不变,那么,想要养活这些孩子,就必须让粮食产量再增加至少三分之一。

 只有这样,才能应付这些孩子和他们马上就要跟着长大的弟弟妹妹们的胃口。

 …

 晚上开始还债~至少还有2更(未完待续。)

  lUHaNxS.coM
上章 我要做皇帝 下章